来源:中财生生资本投资部
1、细胞治疗政策有望年底落地 多家A股公司提早布局CAR-T疗法。
美国FDA今年陆续批准两款CAR-T细胞疗法产品上市,细胞治疗产业化似乎在迅猛提速。近日,我国《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正式文件有望今年底出台,该文件将促使我国细胞治疗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复星医药、安科生物、佐力药业、中源协和、冠昊生物、东诚药业及银河生物等上市公司已经通过不同方式纷纷涉足CAR-T疗法,探路细胞治疗产业,有望率先受益细胞治疗政策红利。
2、中国创新药海外推广获突破 抗疟药全球销量破亿
在外资医药巨头抢占先机的抗疟药领域,中国药企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
11月5日,复星医药成员企业桂林南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疟疾治疗创新药注射用青蒿琥酯Artesun的全球销量累计已突破1亿支。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由于早年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而被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与结核、艾滋病并列为世界三大传染病,全球约有半数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其中多数感染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疟疾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约有2.12亿例疟疾病例,估计有42.9万例死亡。
青蒿素的发现,弥补了早期疟疾治疗药物奎宁等的耐药性问题。然而,我国青蒿素产业一直处于“中国发明,外企生产”的尴尬境地。
3、【信息产业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多项鼓励人工智能政策将出台】工信部、发改委等多个权威渠道,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我国将加速完善信息产业政策体系,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和出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多个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在确保上述产业前沿领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整体做大做强。据悉,多项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政策,有望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正式亮相。
4、【工信部提出燃油积分抵偿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催热龙头股】11月4日,工信部公布了《关于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2016年、2017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不能抵偿归零的,将影响超标的燃油车的生产和新品的投放。机构建议中长期关注产业链两端锂矿、高端锂电设备制造商、整车龙头企业。
5、【国内最大分立半导体器件厂商大幅调价 行业景气度持续】据媒体消息,国内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乐山无线电最近发布售价调整公告函称,由于当前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旺盛,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公司12月1日起对产品价格在当前售价基础上调升10%以上。今年以来,从电阻、电容到Mosfet、IGBT等半导体器件涨价直至第四季度仍未见缓和,行业景气仍将持续。关注台基股份、联创光电等。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6、【昆明: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 去库存成效明显】云南省昆明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昆明市商品房销售量增长迅速,截至9月末全市住宅待售面积同比下降约20%,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新华网)
7、【大消费白马股大幅上扬 机构:消费第四波将持续演绎】在经历了短时间的调整后,大消费白马股今日再获市场资金关注,今年来涨幅较小的医药和医疗板块大幅上扬,在此影响下,酿酒、家电和食品饮料等多个消费白马股集中板块强势表现。国泰君安近期发布观点称,站在当前时点,人口结构拐点、刘易斯拐点、消费升级趋势三者形成的合力是消费强韧性的来源,这也将是消费第四波的相对/绝对螺旋阶段持续演绎的核心推力。(证券时报网)
8、【机构调研热情回升 集中调研定制家具行业】随着三季报披露期结束,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显著回升。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沪深两市共有189家公司披露了上周的机构调研记录。其中,定制家具行业的调研情况引人关注。尚品宅配一周接待了多达156家机构登门拜访,欧派家居、索菲亚、好莱客接待的调研机构家数也在75家以上。(上海证券报)
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海宣言发布积极推动扩大试点】11月6日,《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海宣言》在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期间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英国智能网联汽车中心首席执行官伊恩-福布斯、美国国际交通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约阿希姆•泰伯等共同参与发布。《宣言》倡议“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前瞻和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评价、示范等公共平台,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在世界各国的持续发展”;“共同加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和标准体系,合作开展通讯传输、公共数据定义、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标准研究,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扩大试点示范”。
汽车的智能化将有助于提升其驾驶操控和安全性能;汽车的网联化是实现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的基础,也为实现汽车智能提供重要支撑。积极布局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推进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对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业集聚以及有效解决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1、【通威股份120亿投建年产20GW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通威股份6日晚间公告,公司下属通威合肥太阳能拟分别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都市双流区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双流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各投资建设年产10GW,合计20GW的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主要从事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研发和销售,以上两个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20亿元。
2、【深纺织A引进日本偏光片企业技术】深纺织A6日晚间公告,为引进全球领先的日本偏光片企业技术,筹建幅宽为2,500mm的超宽幅TFT-LCD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公司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盛波光电与杭州锦江集团、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引进日本日东电工株式会社的2,500mm偏光片生产线技术的相关事项与日东电工签署了《技术合作合同书》。
3、【康得集团携两大合作伙伴打造碳纤维汽车部件基地】已成功打造汽车轻量化生态平台的康得集团,开始携合作伙伴加码新能源汽车业务。11月6日,常州康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项目”(即康得碳纤维工业4.0华东综合基地),在江苏省常州国家高新区正式奠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业4.0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部件制造基地,项目首期将于2019年6月建成投产。(上海证券报)
4、【格林美子公司签署动力电池三元材料项目合资经营协议】 格林美昨日晚公告,为构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从三元原料到三元材料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公司全资子公司荆门格林美与邦普循环、长江晨道、宁波超兴一致同意共同出资成立合营公司湖北格林邦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并于11月6日签署合资经营协议书。其中,荆门格林美认缴出资4335万,持有合营公司43.35%股权。合营公司生产规模为年产三元正极材料2万吨,并在公司成立后12个月内投产。
5、恒瑞医药(600276):获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临床试验批件
6、TCL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华星光电10%股权获证监会核准
7、一汽夏利(000927):国资委同意24.73%股份转让,将在10日内公开征集受让方
【未来自贸港区或进一步扩围 天津广州等有优势】上海自贸区概念走强再度引发市场对自贸区的关注。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业内人士分析,自贸区作为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未来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自由贸易港将成为自贸区发展模式的一大飞跃,并推动自贸区建设不断升级。目前多地正在酝酿建设自贸港。在此基础上,未来自贸港有望进一步扩围,并引领全面开放形成新格局。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实际上是对建设改革开放试验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自贸区的建设对标更高的标准,推动更全面、更深入的开放新格局。
中泰证券分析师唐军表示,建立自由贸易港是自贸区发展模式探索的一大飞跃。目前自贸区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式的自由贸易,只是对区域内的企业和贸易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和优惠。建设自由贸易港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实现国际意义上自由贸易区域的形成,也有助于带动贸易往来,拉动多个产业发展壮大。
国务院3月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高峰表示,上海自贸港区已经明确提出设立,浙江自贸试验区也制定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省市和部门,在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基础上,围绕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积极开展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自由贸易港区有望进一步扩围。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李一民表示,设立自贸港区着重于贸易物流与港口吞吐能力的升级,会优先选择贸易量大、背靠经济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港口,如天津港、广州港、深圳前海港、宁波-舟山港以及福州平潭港等。
唐军建议,未来自由贸易港建设可以参考和对标香港等自由贸易区域,实现区港一体化,海关一线真正放开,货物自由流动,为市场主体创造“境内关外”的环境。
高峰表示,在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点试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基础上,对于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可适时在全国推开,以试点经验带动全国的开放。
业内人士认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还需处理好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的关系。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中西部内陆和沿边地区走向开放的前沿,成为开放的新高地。【证券市场周刊】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回笼800亿元】中国央行今日进行8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4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6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将有2600亿元逆回购到期。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31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216,上日中间价6.6247。
【沪股通】周一(11月6日),截至A股收盘,沪股通净流出0.23亿元,余额130.23亿元,占比100.2%;深股通净流入6.56亿元,余额123.44亿元,占比95%。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65.45亿元再破1万亿】东方财富网7日讯,截至11月6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935.2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2.2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4083.2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3.21亿元;两市合计10018.48亿元,增加65.45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信息数据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之依据。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