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财生生资本投资部
投资甲科
何志平:近日大盘指数惯性下跌或将继续,少量有投资价值的个股可能会引来部分买盘,高估的中小创是危险地带,重仓抄底不适宜,大盘在被打压之后,社保基金可能会大量入市,抢在这之前建仓可能是个好时机,保持耐心会有回报。
金天裕:昨日大盘股灾4.0,断崖式下跌,上证倒N字形、K线放量阴包阳,盘中一度触及3150点,预计调整仍将向60日均线靠拢。创业板放量跌破2100点走出大阴线,创了5个月以来新低,市场调整尚未结束。操作上建议轻仓操作,急跌必有反弹,激进派可耐心等待空头力量衰竭之后的短线入场。
周静:昨大盘破位运行,年内反弹行情宣告结束,接下来是抵抗式调整,3130点附近有一定支撑,3186点上方压力大,反抽高度有限。猴年行情基本结束,仅存少量结构性机会,下一轮反弹希望寄予明年一季度,启动在1月初,明年行情波动加大,“雄鸡报晓”的牛市启动行情在春夏之交。
投资乙、丁科
一、消息面:
1、摩根大通: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 长期点阵图不会有大变化。
2、【人民日报:险资支持实体经济要真心实意】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称,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强势“举牌”动作,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近日,保监会先后对相关保险机构采取加强监管的措施。对此,专家指出,从国际经验看,险资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是大趋势,其特征在于价值投资的理念和长期、稳健的投资风格,本质上是通过运用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最终获得合理回报。如果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险资“举牌”动机不纯,采取短线炒作甚至影响实体企业正常运转,显然难以形成共赢之局面。
3、新华社12月12日发表评论称,监管层出重拳并非要将保险资金入市“一棍子打死”,而是因势利导,让个别“不听话”的保险机构变“乖”,巩固整个行业来之不易的向好局面。据悉,更多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措施将陆续出台。保险投资是联系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保险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需要保险资金积极参与。
4、【《证券法》修订节奏生变 注册制何时上路存疑】《证券法》修订悬而未决,牵动着市场各方的心,原定于本月“二读”的《证券法》修订草案,再添变数。
5、央行1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和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25%、2.40%和2.55%。由于12日到期量为1300亿元,周一全天实现净投放资金为零。
二、技术面:
1、上证,上一交易日,收断送铡刀中阴线,带量下跌。受外围川普推出减税政策、美联储加息的利空,及恒大人寿炒股业务被叫停,内外利空共振的影响,引发了A股的"大地震"。盘面极度恐慌。
2、上证指数,短线,趋势已经完全改变。中线波段,趋势目前未破,但深证、中小创指数,中线趋势已然走坏。长线,或已进入漫长熬人的熊尾、震荡市,管理层需要得是慢牛行情,未来一年,或是大资金选股、逐渐布局的最佳时机。
从昨晚的消息面来看,没有出现我们所不知道的利空。川普减税,利空是中长期的;美联储加息,市场已经有了预期;对于险资,党报指出“不是要一棒子打死”。经过昨天的大跌,风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今天,要看3140点位附近,能否缩量企稳。如果在此位置能够止跌企稳,则深证、中小创指数有望通过盘整而止跌企稳。如果放量跌破3140点,则本波行情完全结束。
上层多次讲到:要预防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
不排除一种可能:上层制造暴跌,砸出巨坑,以便使养老资金入市,这其实也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个人判断,大盘进入了震荡市,并非单边熊市。涨多了就会跌,跌多了就会涨,是辩证的,宜理性对待,不宜跟随市场一起恐慌。
不排除一种可能:上层制造暴跌,砸出巨坑,以便使养老资金入市,这其实也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3、温馨提醒:不宜将震荡市,当作熊市来操作。大雨倾盆的时候,不要忘记,阳光也会灿烂。
三、操作:
1、短线:若欲减仓,建议反弹逢高减仓。大盘未企稳之前,不宜急于抄底。
2、中线波段:对于处于底部的价值成长型庄股,不宜恐慌,不宜割肉,可与庄共进退,耐心持有就好,用一点时间换取空间。
四、近期风险关注:
1、外围:美联储加息。川普上台后政策面的不确定性。欧盟国家退欧。
2、国内:注册制推行。股指期货放开。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信息数据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之依据。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