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反省
蔡佳琪
经过新冠、秩序重新开始恢复的大半年,有浮躁的感受,于是开始将注意力回归到联结自己的身心上,会不加批判地察觉自己的情绪。
有时会处在“既能思考、又能感受”的容纳之窗内,这是能够轻松地对压力与挑战作出恰当的反应的区间。而如若在高区,会警觉、焦虑、愤怒,难以感受;如若在低区,会麻木、难以自我关怀,难以思考。或者用另一种比喻,意识就像光,光越亮,当下体验越能被感知和理解。如果渗入了过去的害怕、未来的担忧等感受,光会变得暗淡,体验也会充满阴影。如若把光聚集在一点,视野便会更广。所以,在多察觉自己的状态后,才会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安排。
以前简单地觉得日常的“自律”是方法,但是精力有限时,何谈“自律”。去拆解,有四个维度会影响人的精力:一是体力(包括饮食、运动、睡眠)、二是情感(各种社会关系)、三是思维(即挑战思维逻辑、创意等)、四是意志力(比如有清晰的价值观、目标等减少内耗)。维持几个维度的良好状况,便可以达到相对精力充沛的状态。它也不是无限的,有着自己的节律。
此外,会察觉到有一些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存在。察觉后,再去细想,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独立个体,事物本身也不只存在一个维度的评价标准,还有更深层的影响因素。再回过头去看,评价便发生了变化。不去过度信赖“直觉”,它可能只是未走到意识层面的“潜意识”,是被多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塑造的,并不全是自主决策的。
关于“完美主义”。其好处不言自喻,但有时会导致拖延,拖慢进展。另外在工作与生活中,很少出现“零和博弈”,并不需走向“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好”的完美主义陷阱,而是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走向目标,激发彼此的潜能。
以上文字,权为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