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许诗雨
前段时间在家里翻出一本看起来很有年头的书,仔细想了想小时候还看过翻拍的电视剧,就拿出来读一读,他的故事是悲惨的,人生也全无意义。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对于那个缺衣少食战乱不断的年代,这句话没有错,现代社会,《活着》又以主人公最悲惨的命运给了我们新的思考。
《活着》讲述作者在乡间工作时偶遇老人富贵,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对富贵从年少到年老坎坷一生的讲述。富贵这个名字蕴含着朴实的希望,大约是父母希望他一生富贵、妻儿希望他前途顺遂,但他的命运与名字越走越远。年少的富贵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最终丢了家底气死老父,前半段的人生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有种咎由自取,恶人恶报的解气之感。中年富贵终于被生活点醒,为生计辛苦劳作,一家人虽然穷苦了一些,但三代同堂其乐融融,也是一幅平淡幸福的画面。生活并没有轻易放过他,后来的后来,妻子病死,儿子单纯善良救人却被生生抽干了鲜血,女儿难产而死,女婿做工时意外死亡,唯一的孙子也吃豆子撑死。电视剧里孙子和富贵,以及一头从屠宰场救下的老牛,相依为命,总算是没有这么沉重。
对于富贵而言,他大概只有父母在堂、妻儿环绕的时间是真正地活着,其他时间都是挣扎着呼吸。在当下这个物质资料丰富的社会,不会遇到书中那非人一般的生活,更不需要为了活着而活着。然而在浮躁的社会里,人的欲望无限放大,有人把这当做一种进取心,一种掌控感,这其实是一种超限的不满足,并不是所有的不满足都有存在的必要,很多人也在此处迷失了自我。有时需要读一本好书,开启一段旅行,学会独处,听听内心的声音,思考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