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赵天宇
2017年仿佛过得异常得快,白驹过了一隙还没来得及站稳就又迎来了另一隙。回想起来好像2016和2017的界限非常得模糊,很多事情都不记得是发生在2016的年末还是2017的年初。到了2017的年中才忽然发现:2016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017与2016有了很大的不同。2016年我们想方设法地找项目,披星戴月的看项目,像撒网捞鱼。对行业了解有限,不明白产业中的套路,网不结实,网眼又大。撒网的频率不低,但成果有限。人累得要死,事却办得不漂亮,事倍功半。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捞鱼,尤其是想捞大鱼,必须得先把网编得结实点。
2017年我们看产业,在产业中扎根。我们从新三板项目入手,开始对行业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静下心来把行业仔细梳理一遍,在梳理的过程中感受到之前对行业的了解是多么的粗枝大叶。不可否认我们对行业确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人前滔滔不绝。在技术专家面前讲市场,在金融机构面前讲技术。看着同行的一帮小年轻围着自己问东问西,心里感觉很爽。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再问得深一点,我也就不知道了……
年会后我们重新编组、重修制度。新团队、新制度,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新认识。我对锂电行业跟踪了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关注相关的新闻、政策。所谓的大趋势、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掌握的认识需要转化成价值,需要对行业有更加细致的了解和掌握。自己要有更强大的内心和耐性,从撒网捞鱼到垂钓。忍得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做得到“垂钓做磐石,水清心亦闲”。
不要“差不多”。过去的研究分析中,存在了太多的“差不多”、“还行”、“一般”、“挺好”这种模糊的概念。有位前辈跟我讲,你们出过国的喜欢用西方的定量思维来看问题,而国内更多的是定性。说实话,我是认为定性、定量难道不是量与质的关系吗?只定性不定量会模糊标准、模糊概念,而只定量不定性会模糊重点、模糊方向。看起来好像后者问题更严重一些,但想要完成一个项目,定性、定量缺一不可。不要说“差不多”、“还行”、“一般”什么的,哪怕是“很好”也是需要有数据支撑的。
用数字说话是一种严谨的体现。我们一直说德国人怎么怎么样,日本人怎么怎么样。我们也很明白为什么我国在制造业一直处于中低端,但就是不改。仿佛严谨是人家的天性,与生俱来。实际情况是即使是科技领域,我们也抵挡不住来自市场基数大带来的巨大利益的诱惑。我们不是科学家,我们面对的是投资行业高回报率的诱惑,面对的是各种“优质标的”对我们耐性的考验。在看似稳赚的情况下,更需要保持清明,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分析和验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
都说今年仍然是“资本市场的寒冬”,但也记住,我们老大说过“春寒料峭,倒春寒,春”。2017年的上半年已经过去了,白驹还在欢腾。我,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