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公司介绍
    • 中财生生资本
    • 集团背景
    • 中财文化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中财焦点
  • 业务领域
    • 股权投资
    • 证券投资
  • 投资研究
    • 投资策略
    • 投资村落
    • 行情研判
    • 市场动态
    • 专题跟踪
  • 事业组件
    • 资本架构
    • 一线机构
    • 投资村落
  • 反省感悟
    • 管理团队专辑
    • 员工专辑
  • 联系我们
    • 人才理念
    • 公司福利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客户留言

反省感悟 Feeling

  • 管理团队专辑
    边锡明 严晓亮 于霆 何远志 来洁 徐泐 王雷 华小静 李威 王镇非 曲文超 吴羽 蔡立翔 路涛 王茜 蔡万鹏 刘毅 顾雨 李国国 张李伟 吴晓娜 陈宇城 林鑫恒 王建 骆萍 朱岚 王天骏 胡琳 谭妙谈 沈振捷 周静 颜谋智 张海月 吕雪萤 程智耀 王亦然 潘淑 伍利群 邹洁 宋世玉 屠晶景 张暐珺 荣校
  • 员工专辑
    蔡立翔 胡琳 王茜 闫东鸣 尉丹宇 曹诗崎 廖圆圆 肖雨 苏凝 董欣业 王佳楠 郑佳利 许诗雨 邬燕妮 范馨元 崔建伟 何志平 葛飞龙 刘日荣 孟婷 赵广源 蔡佳琪 张培苗 张天威 樊友维 陈则华 宋丹伦 沈晨曦 王荣明 来能烨 金天裕 陈峰 曾铮 宋晓玲 吴志舜 秦淑云 段玉磊 江孟桃 夏兆良 刘福杰 宋金仓 赵天宇 瞿夏奇 徐丰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省感悟 > 管理团队专辑
管理团队专辑

我的反思

何远志

连续学习了三次中财董事局[VI]第121号文件,每一次学习都有更深的感悟,所以还是决定写第二篇反省。

一、我们的战略蓝图已渐渐展开,我们脚踏实地从优秀走向卓越。

做好实业,中财能成为一家厚实的企业;做好金融,中财能成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做好投资,中财能成一家卓越的企业。

23年下来,中财化建已经向着年销售额超百亿迈进;金融广角进入“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又有一名CEO增补为董事局候补成员,三名CEO享受总裁助理级别的待遇;中财期货事业保证金余额、经营利润也再上新台阶;边总主持的投资组合又一次取得不菲的业绩。

加入中财四年有余,我知道这些数字的份量:

化建是一个极为成熟的红海行业,前几名中除了我们,都是上市公司,他们的宣传投入、营销人员是我们的数倍;而2018年房地产已进入了萎缩周期,但我们仍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化建的同事谈到明年业绩目标,他们坚定而自信告诉我:“虽然城建、房地产在放缓,但我们零售市场才刚刚起步,我们的空间大着呢!”

身在一级市场,我们对企业的资金紧张、违约风险有非常直观的了解,有多少上市公司老板每天坐如针毡,唯恐明天质押爆仓,身家清零。但就是这样的市场行情,广角的同事有勇有谋,扎根区域,八仙过海,各显身手,做得了业务,控得了风险,为集团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

至于二级市场,在A股与港股持续走熊、中国经济继续低迷、黑天鹅乱飞的行情下,想要实现盈利,又有多难,但边总就是做到了!

虽然,2018年未必是中国经济最艰难的一年,但这是我加入中财后,第一次感受中财在经济下行大趋势下的逆风飞翔,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中财战略格局的特殊之处、中财人的扎实与顽强!

文件中基本没有对于中财资本大战略远景与步骤的描给,但我们欣喜的看到董事局明确要求香港中财证券赶紧筹办六号牌照的申领工作,开创开辟IPO等方面相关业务,为中财证券回归中国内地创设51%证券公司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说句实话,我们市场部的同事私底下聊起2018年工作,大家心里多少有些迷茫与焦虑——辛苦找来的优质项目,再费尽心思做尽调,写申报方案,最终被否,大家多少有些气馁,多少有些看不清方向。但就这么短短几句话,让我眼前豁然一亮,中财的资本大战略格局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不知不觉间,资本事业的根已扎下,船已启航,未来已可预鉴!

二、中财文化中有温情的一面,但同样有令行禁止、奖罚分明的一面;只有跟得上集团发展迅速的人,才有资格分享成长的红利。

这次文件对于资产净值底于0.3的投资村落的处理意见,似乎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乃至有人质疑“做企业有赚有赔,是否过于苛刻?”

对此,严总做了三项点评:一是横向比,这样的业绩,如果真得到市场中,早就没饭吃了,而处理意见中还是保留了大家总经理的职务,完成学习、赚回资本金后,仍可以操盘;二是纵向边,当时出资是1:9,红利分配是3:7,边总把这些村落接过去,是要把资本金赚回来,这里面有总经理自己出资的一部分;再则,从1到0.3亏了70%,但从0.3到1要赚233%,在当前这个行情下,边总自己挑起这副担子,实际上给了大家一个调整心态、反思提升的时间。

听完严总剖析,有一位村落老总谈到:“边总这次把资本金赚回来了,再交给我们操作,如果再做赔了,才是真得交代不过去。”

通读全文,董事局对于香港中财基金团队奖罚、对科级干部的分红期权核给、对离职后又回归中财老同事的安排……;点点滴滴,我们感受到中财对人的温暖,更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资本事业的舰队已经扬帆启航,资本的海洋风光无限,但同样充满了惊涛骇浪,远航中,会有人失足落水,会有船触礁搁浅,而高速前进的舰队是不可能留下来等你的。

三、董事局对村落老总的学习要求,同样是我们一级市场破局之路,我们要想不掉队,必须更主动地练好内功,找到看得懂、吃得透、通得过的项目。

2018年实施集团基金评审模式以来,有不少同事抱怨过评审标准不清晰,经常有用借贷或二级市场的模式来评价一级市场项目的感觉;几次碰墙后,也有人认为现在广角收益率很高,风险又可控,集团资金股权类投资意愿不强,因此找项目、报项目的动力开始下降。而文件中也基本上没有提到一级市场投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而董事局对于村落老总的要求,同样也是我们的破局之路:

首先仍是基本的专业学习。董事局要求村落老总学会计学原理、学股价走势的基本指标,要求学通学透。我们做一级市场,同样要把会计学原理、私募股权投资专业知识学通。扪心自问,我在2018年初考出了从业资格,但三门功课成绩还算不错,但分数主要靠刷题库刷出来的,对于考纲并没有真正吃透。最近统计一下,团队中没有人有过模拟做账的经验,以我自己对会计的理解,没做模拟做过一遍账,是很难真正对报表有系统性认识的。

然后是企业研究。董事局要求村落老总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要写出有自己见解的研报。做一级市场投资,项目周期很长,确实没法短期验证,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做模拟研究:一是选择以前研究过的项目,持续跟踪复盘,反复比较我们报告中的判断,分析得失;二是对主攻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系统解读,从企业到行业;三是对主研行业上市公司的并购类项目进行跟踪研究,这是我们2019年想重点切入的业务类型,也是相对较透明的。

最后就是实战了。我们在抱怨评审标准时,不妨想想,我们应该等到评委对投资非常熟悉了,再来做申报吗?如果大家都动力不足,我们的评审标准怎么能够不断成熟呢?再进一步想想,集团真的投资意愿不强吗?董事局明文确定了投资基金的规模,集团账上也有钱,我们真得拿到了足够优秀、足够便宜、足够安全的项目了吗?我想,我们真得找到了制造业的成熟型项目,行业排名前列,营业收入与利润完全符合IPO标准,投决会会否吗?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的项目不过硬啊!或许,大家说,这样的好项目轮不到我们;但我们要看到,2019年行情已经不一样了,有些机构、LP撑不住了,确实会割肉求生,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找到机会,快速研究,完美上会了。

就象文件说的,道理不必多说,想要跟上集团资本事业的舰队,我们唯有面对现实,更努力、更扎实的学基础、做研究、跑市场!

    友情链接 中财集团 中财证券 中财期货 中财型材
Copyright © 2015 .杭州中财生生资本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23211号-1. Designed by Wanhu